當前的位置是:主頁 >> 獵奇資訊

沉默是金簡譜(司號員就位)

2025-02-21

瀏覽量:

6月10日5時50分,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,嘹亮的起床號音響徹整個校園。第二期司號班學員迅速列隊后向操場奔去,軍號別在腰間,號嘴揣在上衣兜里。三公里晨跑結束,隊伍集合在學院西北角的白樓前,學員們開始了一天的司號訓練。左手叉腰、右手持號,頭一仰,一串號音刺破晨霧,號管上的紅綢在微風中起舞。

一切從零開始

2018年9月,軍委訓練管理部發(fā)布消息,我軍司號制度恢復和完善工作全面展開,擬從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恢復播放作息號;2019年8月1日起,全軍施行新的司號制度。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承接了開設司號員培訓班的任務。

在我軍通信兵序列中,司號員是個特殊的兵種。從1927年建軍開始,軍號就與人民軍隊聯(lián)系在一起,在作戰(zhàn)和戰(zhàn)備訓練、工作、生活秩序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
隨著戰(zhàn)爭形態(tài)的演進和我軍現代化建設發(fā)展,軍號的指揮通信功能逐步弱化,司號員編制在“百萬大裁軍”中被整編撤銷。

30多年的歷史斷檔,讓接受培訓任務的軍事文藝創(chuàng)演系犯了難。兩個月時間能培養(yǎng)出合格的司號員嗎?這一度成為創(chuàng)演系主任徐惠冬想得最多的問題:“沒有參照可循,沒有專職老師,一切都要從零開始?!?/p>

受領任務后,創(chuàng)演系立即成立專門課題組討論研究,到基層部隊、軍隊院校和軍樂團等單位進行調研,綜合意見建議后,對教學大綱和訓練教材進行初步擬定。大家都有一個共識,這是一場要打贏、也必須要打贏的戰(zhàn)斗。

3月初,首期司號班正式開課,而大綱和教案也是邊教邊改?!罢n題組每周召開教研會,左剛、萬千里、劉保國、王強等四位吹奏課教員根據教學實踐對大綱和教材提出修改意見?!睋旎荻魅谓榻B,正式的教學大綱和訓練教案將在7月底付梓。

在此之前,一切都在摸索中。其中就包括對軍號號嘴的設計改動。

“培訓使用的軍號由軍委訓管部下發(fā),是1985年封存起來的一批軍號。訓練中,教員普遍反映老式號嘴偏淺偏小,對號嘴進行合理改良能降低學員的學習難度?!眲?chuàng)演系教研室主任梁召今介紹,在結合教員提議和學員意見后,學院立即聯(lián)系地方廠家對號嘴進行改良。很快,一批新的號嘴配發(fā)到學員手中。

改變的不僅是號嘴,還有教室。

第一期培訓班開班之初,學員在臨近街邊的一棟紅樓里進行吹奏練習。此起彼伏的練習聲在遭到“投訴”后,學員“不敢吹了”,吹奏積極性打消不少。了解情況后,創(chuàng)演系立即為司號班調整出十幾間專門的隔音教室。有了專屬教室,學員們的思想包袱沒了,號音也活躍了起來。

第一期培訓班結業(yè)時,教研室召集教員和學員代表開了一次通氣會。會上,大家暢所欲言。“主要是提問題,集智想辦法?!毙旎荻榻B。會后,學院根據學員提出的問題,對課程計劃進行調整?!暗诙谂嘤柗桨笇⒁魳坊A、司號史、思想政治等課程時間前移,在第一個月全部結束,為后期吹奏練習預留足夠時間?!?/p>

勇敢的“跨界行動”

坐在南京開往北京的高鐵上,無錫聯(lián)勤保障中心某部中士沈婉儀內心忐忑不安?!安欢魳?,從沒接觸過軍號,要在兩個月時間里熟練吹奏21個號譜,可能嗎?”帶著疑問,沈婉儀開始了在北京的訓練生活。

新年剛過,沈婉儀和來自全軍的40名士官被選拔為全軍首批司號學員。他們有的是通信兵、駕駛員,還有的是導彈發(fā)射手。對于多數人來說,這將是一次勇敢的“跨界行動”。

“對學員的吹奏水平摸底后,我發(fā)現,雖說大家的水平參差不齊,有音樂基礎的學員也不多,但都是各單位按政治素質、軍事素質、文化素質、身體條件選出來的尖子,領悟能力強、學習能力強,這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?!绷赫俳駥W員充滿信心。

“節(jié)奏感、音準感較好;肺活量好,嘴唇相對薄、無外傷,牙齒整齊,口腔無手術……”這是各單位選送司號學員的基本條件。采訪中,海軍航空大學某部上士張國強指著自己的嘴唇對記者說:“你看,我的嘴唇是班里最厚的。”一句話,引得大家笑了起來。“但努力可以彌補短板。別人練一遍,我就練10遍,勤奮使我變得強大?!?/p>

陸軍某部四級軍士長韓軍杰擅長長笛演奏,“本以為長笛吹得好,小號學起來會很快。而這些都是我自己的‘以為’?!本毩暣底嗟牡谝惶?,韓軍杰在嘴形上“卡了殼”。

正確的吹奏嘴形是吹好軍號的第一步,但穩(wěn)固正確嘴形并非易事。

采訪中,武警某部下士楊鵬一直在疊紙片,只見他將一張完整的A4紙裁成6厘米長、4厘米寬的小紙條,再將紙條折成2厘米長、0.5厘米寬、0.2厘米厚的紙片——這是吹奏練習的重要道具。將紙片放在唇間,用唇尖力量夾住紙片保持20~30分鐘(俗稱“叼紙片”)是快速固定嘴形、鍛煉唇尖肌肉控制力的一個好辦法。

“30分鐘叼紙片練習后,嘴巴又酸又麻。有時吃飯時嘴還是抖的?!被鸺娔巢肯率糠承χf。除了紙片,學員還被要求隨身攜帶一面小鏡子,隨時查看嘴形是否正確。“吹奏結束,如果嘴唇正中留下了一圈紅色印記,那就說明嘴形對了。”

剛接觸軍號時,學員們只有憋足了勁,才能吹響那么一兩聲。幾天后,雖不那么吃力,但因為氣短音高頂不上去,吹出來也難成調。

焦慮如烏云罩頂,在重復“哆、咪、嗦”的過程中,學員們的嘴腫了消、消了腫,反反復復,人也曬黑了一圈,但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,讓“不可能”成為“可能”。這一點,武警某部下士侯猛飛感受最深。

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打在他的臉上,油光細密。侯猛飛喜歡站在白樓前的大楊樹下吹號,“室外無混響,我能清晰地聽見自己的聲音,及時發(fā)現并改正錯誤。就是一點不好,天氣熱,嘴唇火辣辣地疼。”干裂、皴皮,侯猛飛不停地抹著潤唇膏,兩個月用了5管。

沈婉儀是班里唯一的女生,但司號員不分男女,來自男兵的壓力激勵著她不斷向前!向前!“自己動手寫練習曲輔助吹奏練習,這點很棒?!鄙蛲駜x的努力得到了班主任楊磊的贊許。結業(yè)考試中,她拿到了樂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績。“號音吹得比男兵更高、更亮。這就叫優(yōu)秀。”

和沈婉儀一樣,大部分學員對軍號、軍號史知之甚少。為了讓學員對軍號有更多地了解,培訓班開設了軍樂與司號史的課程。學習歷史后,沈婉儀知道了1927年紅軍連的編制中就已經有了司號員的編制;了解到在朝鮮戰(zhàn)場上,我軍司號員鄭起創(chuàng)造了一把軍號嚇退聯(lián)軍一個營的傳奇故事。

火箭軍某基地下士劉奇的爺爺就曾是一名司號兵,上過戰(zhàn)場,吹過軍號。4月的一個夜晚,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聽說孫子要來北京學吹軍號,一高興,喝了半斤白酒。

“第一周吹響、第二周吹長、第三周吹變音……”為期兩個月的培訓生活,時間被精確切分、標記。培訓初期,看不懂的樂理、唱不會的樂譜,讓戰(zhàn)略支援部隊某部中士鄧偉覺得度日如年;等到了第二個月練習21個號譜時,他又感嘆時間過得太快完全不夠用。在這棟小白樓里,“時間相對論”一直存在著。

作為解放軍軍樂團首席小號手,劉保國老師認為,學員要想將氣息掌控自如,將21個號譜吹奏得游刃有余,兩個月時間遠遠不夠?!啊畼浯笞灾病?,院校培養(yǎng)只是第一步,后續(xù)的自我練習更重要?!?/p>

眼下,處于“生長季”的學員正在不斷地給自己做“加減法”,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(yōu)秀。學習時間已經過半,劉奇還沒正經出去游玩過,在他看來,周末是“彎道超車”的好機會。

記者簡單估算了下,平均一天下來,學員和軍號“親密接觸”的時間將近8個小時,除了吃飯,通常一練就是大半天。高強度的練習,嘴部酸疼是常有的事。休息時,有人選擇“沉默是金”,有人“打嘟”放松,劉奇喜歡含著一顆糖閉目養(yǎng)神,嘴尖的壓力迅速被舌苔上的甜所掩蓋。

向“領頭羊”進階

“全軍施行新的司號制度前,學院會開設4期培訓班,按照每班40~50人的培養(yǎng)計劃,想要滿足全軍司號員的需求還有很大缺口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培養(yǎng)的學員不僅是司號員,還是教練員。他們將成為‘種子’,回到各軍兵種部隊組織司號教學?!绷赫俳裾f。這就意味著,在兩個月的時間內,學員不僅要學會吹,還得學會教學組訓。

4月30日,第一期學員全部順利畢業(yè)。年輕的學員回到部隊,一邊繼續(xù)吹奏練習,一邊當起了各自單位司號員培訓班的“領頭羊”。

5月9日,侯猛飛在部隊駐地山西太原開設司號員培訓班,成為同期第一個獨立開班的學員。從學員變身教員,侯猛飛這回面對的是80名學員,培訓時間為40天。電話采訪中,侯猛飛直呼“壓力山大”,熬夜備教案成了常態(tài)。5月27日,韓軍杰的司號班也開班了。開課不到半月,韓軍杰接連感嘆“難!頭疼得很?!毖巯?,他們遇到的教學難題和幾個月前教員們遇到的棘手問題是相似的。對于這一點,教員們早有準備。

五一假期第一天,劉保國編輯了一條近千字的授課心得發(fā)到學員群里,幫助學員盡早適應教員角色。而更多的任前培訓早在開班時,就有了安排。

授課過程中,教員注重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員掌握一定的教學技能。班主任楊磊負責樂理課教學,在他的課堂上,他會預留半節(jié)課時間讓學員走上講臺授課。“學員在試講過程中,一面鞏固課堂知識,一面掌握授課技巧?!笔聦嵶C明,楊磊的嘗試很奏效。

武警內蒙古總隊下士郭勝強曾是一名長號手。課堂上,郭勝強的積極性很高,喜歡舉手上臺,不論是答題還是試講。在同學眼中,他是一個膽大的漢子?!捌鋵嵨乙埠芫o張,但我得提前適應講臺上的氣氛,回到單位后得組織司號員集訓?!?/p>

第一期培訓結束,學院選拔了5名優(yōu)秀學員留校,擔任第二期培訓班的小教員,輔助老師對后進學員進行吹奏指導。

啟用學員擔任助教,這在軍事文化學院尚屬首次,既鍛煉學員的教學組訓能力,又充實師資隊伍。首期學員楊鵬和杜耿松位列其中。

“號嘴位置上下各占一半,號嘴的支點在下唇……”劉保國講授吹奏要領時,楊鵬站在一邊仔細觀察記錄。扎實的任前準備工作從他桌上擺放的兩本厚厚筆記本可窺一斑?!袄蠋熃痰?、同學吹的、自己琢磨的,我都寫進了本子里。”楊鵬說。閑暇時,他還將自己吹奏的21個號譜錄成音頻,發(fā)到第二期學員的手機上,幫助大家聽音練耳。武警某部戰(zhàn)士杜耿松買了一臺小型攝錄機,將上課畫面攝錄下來,課后再根據視頻進行整理?!罢n堂上老師指出的問題、產生的原因、解決的方法,這些在我今后的課堂上都能用上?!?/p>

為了戰(zhàn)斗,前進

“這是一種銅制的樂器,能發(fā)出一種特別刺耳的聲音。在戰(zhàn)場上,只要它一響起,共產黨軍隊就像著了魔似的,全都不要命地撲向聯(lián)軍。每當這時,聯(lián)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敗……”這是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在《朝鮮戰(zhàn)爭回憶錄》里對軍號的描述。

原空政文工團樂隊隊長左剛,是30多年前的最后一批司號員,時隔多年,仍能清晰地吹奏出每一種號譜的音律,他深知吹響軍號對于一場戰(zhàn)爭的意義。

一串號音就是一道命令,號音吹得是否正確關系到戰(zhàn)役的成敗,有時還能夠達到“不戰(zhàn)而屈人之兵”的作戰(zhàn)目的。

課堂上,左剛的要求格外嚴格?!皩幙刹淮担膊灰靛e?!彼麜r常重復著這句話。在他看來,學員們吹的還是當年的號音,為的還是同一個目的:“戰(zhàn)斗”。

“531 555 531 555……”這是韓軍杰最喜歡吹的沖鋒號。一段9秒的沖鋒號,他反反復復能練上幾十遍?!皼_鋒號一響,我軍將士勇氣倍增、殺聲震天;而敵人聽到了,便會膽戰(zhàn)心驚,潰不成軍?!?/p>

軍號重新“征召入伍”,在徐惠冬看來,是精神的傳承,更是向戰(zhàn)爭的宣誓,它將喚醒蟄伏在軍人骨子里的血性,“軍號承載著傳承紅色基因、強化號令意識、推進正規(guī)化建設、提振軍心士氣的作用。特別是在未來組織的戰(zhàn)備演練中,電子播放號將被取消,改為司號員吹奏。一旦我方受到無線電干擾和電磁壓制,軍號仍然能夠作為保底通信手段?!?/p>

劉伯承元帥曾說,沒有通信聯(lián)絡就說不上軍隊指揮。可以說,號令就是指揮員在戰(zhàn)斗中的喉舌。在戰(zhàn)場上,司號員同指揮員一樣,都是敵人重點狙擊的目標,時刻處于運動中的司號員需及時躲避來自敵方的危險。正因如此,在司號員培訓計劃的制訂過程中,“立足實戰(zhàn),聚焦備戰(zhàn)打仗”成為課題組規(guī)劃教學設計時的重要考量之一。

“培訓第七周,學院將安排模擬實戰(zhàn)環(huán)境的教學課程,學員將被送到陌生演訓場,在近似實戰(zhàn)的戰(zhàn)斗環(huán)境中組織訓練,以提升他們在戰(zhàn)斗中克服不利天氣、地形的影響,快速行進、尋找掩體、在安全地點發(fā)送號音的能力?!毙旎荻蛴浾呓榻B。

為了在戰(zhàn)場上吹出完美的號音,學員們就像是一塊曬了很久的海綿,拼了命地吸收知識,加快學習進度,誰都不想放松,誰也不敢放松。

行文即將結束時,韓軍杰給記者發(fā)來一條消息,“軍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語言。一想到8月1日,部隊的作息號將從我和戰(zhàn)友們的號角里吹出,響徹祖國的每一座軍營,我就會由衷地生出一種自豪感,好似回到18歲參軍時的模樣……”

攝影:張增亮

制圖:扈 碩

歷史鏈接

1927年,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國民革命軍中編有司號分隊和司號兵。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后,為保障各級首長調動和指揮部隊,在軍部副官處編司號班、設司號官,在團、營、連分設司號長、號目和司號員。

1931年11月,中革軍委總參謀部在瑞金召開紅軍司號會議,制定頒布了《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》,并發(fā)出《關于司號員問題的通令》,人民軍隊首次擁有了自己的號譜和司號制度規(guī)定。

1933年3月,中央在瑞金附近坪山崗設立紅軍通信學校,開設號兵班次,開始系統(tǒng)培訓司號骨干。

新中國成立后,全軍部隊在連編設司號員,營編設司號班,團編設司號排,司號員成為我軍基層部隊傳統(tǒng)的“八大員”之一。

趣聞軼事

由于譜系復雜,一個司號員的養(yǎng)成很不容易,紅軍時期國共雙方的軍隊都有“交號不交號嘴”的規(guī)矩,即司號員調動、離隊,要把軍號交上去,而號嘴屬于個人物品,不必交。所以,號嘴就成了司號員的職業(yè)標志,每次打完仗,雙方都很重視在俘虜身上搜查號嘴,一旦發(fā)現俘虜中有司號員,是要千方百計留下來的。

革命年代,司號員在軍中享有較高的待遇。除日常和指揮員一樣的生活待遇外,紅軍中的司號員每月有三塊大洋的雞蛋費,即便在艱苦的長征途中,也有一塊大洋。

在我軍司號員隊伍里,走出不少開國將軍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光是當過司號員的開國中將就有張國華、聶鳳智、王輝球、邱創(chuàng)成、李成芳、蔡順禮、劉西元等。

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。閱讀更多精彩資訊,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(http://app.cyol.com)

標簽
友情鏈接
不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,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视频,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